汉武大帝,中国历史上的杰出统治者之一。他执政期间,统一了各个国家和民族,开创了大一统时代。作为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力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为中国历史的进程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善于崇尚德治,注重教育和文化发展,确立了稳定的社会制度和权力结构。汉武大帝的统治不仅使中国在世界上崭露头角,更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回讲述了,汉武帝刘彻登基前的故事,下面我们来讲述武帝在位期间的对外及对内政策策略,也是影响华夏几千的历史决策,闲话不多说了,上干货!
千古帝王-汉武大帝,雄才伟略,气吞山河,玩弄宇宙于鼓掌间,汇万民于一心拒狄戎于漠北荒原
汉武大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7),享位54年,是西汉在位时间最长,也是中华历史上君王在位时间超50年的为数不多的几位之一,刘彻可以说是将汉朝带向顶峰,也是向世界周边国家宣扬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远超同时期地中海文明统治者凯撒大帝(预知凯撒何许人也,后期我们还会讲解外国历史名人录,欢迎点击关注+收藏),虽享位54个春秋,但是他不仅对内颁布多项政治改革及决策,影响后世几千年,而且将国家版图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更好的丰富了百姓的生存环境,故有功莫不过“功莫不过秦皇汉武”之说,下面我们从如下几点简述其丰功伟绩:
对内政策策略:
1,抑制诸侯,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行推恩令等等法令
简单来讲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了两层意思,第一限制诸侯国的封地面积,严禁超越百里之地,第二凡是诸侯骨血,均可以在上报朝廷,武帝亲自加封诸侯 爵位,但范围局限在原有上级封国范围之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原有诸侯国过多的封地收归朝廷,充盈国库,还能满足除嫡长子之外诸侯子弟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通过代代分封之后,诸侯国自然而然就分崩瓦解,再也无力对抗朝廷,进一步巩固中央皇权,当然武帝在推行推恩令,还制定了《左官律》
原文: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说白了就是,作为诸侯国,不能再参与朝政,享有你封国内的美味佳肴,美人美姬就好了,就连仕于诸侯王的官员也要受到朝廷排挤,试想这些这个法令有多么的那个啥,于诸侯无益必将大大增加朝廷的权益。再者,我们查阅《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关于武帝的相关描述,还有很多政策法令,诸如《附益法》,《告缗法》,《算缗法》等等很多大有利于朝政的决议决案,回看几千年历史,多数情况下,但凡诸侯势力过大,都会影响朝局,甚至发生叛逆之举,或许可以查看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朱元璋(何许人也,预知详情,点击+关注)第四子朱棣,也是成功造反了建文帝朱允炆,成功登上大明皇位,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留言评论,大家一同学习
2,去繁为简,设置内外朝。
“汉至武帝以后,兵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明·于慎行《读史漫录》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不甚明白,可以简短的来说就是,外朝就是以前坐在未央宫议政厅里面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等各级官吏,他们的职位,俸禄,车马服饰等通通不变,变得是不再是朝政的决议决案,而是成为决议决案的执行者,再来说下内朝,也可称之为中朝,他的组成多是君王身边值得信任的肱股之臣,诸如大将军,侍中,黄门侍郎等等组成,汉武帝初期组建的中朝成员,就有以卫青为首,加之东方朔,主父偃等人,他们起初多半没有实权,只是参与武帝的议政议事,后经武帝加盖玉玺发行丞相府等,交予各级官吏去实施,看似简单的一项政治改革,实则是有利抑制了相权,更好的利于中央皇权的贯彻执行,相应的武帝在此改革举动的同时,也破天荒地设置刺史,尚书台等机构并行的还有《监察制度》的颁布实施,统统这些,实际上就是管控朝廷官员,使其遵法守法,彻底毫无保留的成为汉武大帝实施大有为之策执行者。
内朝人员
3,重视农耕,兴修水利,以资国库。
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兴水利,据记载有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关中六渠,不仅使良田得到灌溉,漕运运输更加便捷,水利施工的许多创造性方法,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府库物资更加充盈,为后期刘彻,攘夷安内,征讨四方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除了兴修水利,为底层百姓耕作农具也是进行改良,重要赵过,发明改良农具及种植技术,如下 《 代田法》三脚耧车,耦犁等等。
耦犁
三脚耕犁
代田法
4,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重视教育,设置太学
在这方面,各方可能会有异议,有人会讲上学历史书本上讲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不然,原本的意思是将儒家思想作为王朝正统思想,其余像法家,道家,墨家等为辅学,不排斥,不提倡,持中庸态度,至于为什么提倡儒家,大家可以详细去查阅相关书籍,在这里,我简要数几个字“三纲五常”,至于是哪三纲哪五常,同样的,大家可以用手机百度一下就明了了,说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咱们再来谈谈“重视教育,设置太学”,也是直白点讲,就是国家从全国范围挑选优质青年,进京学习培训,待学业有成,朝廷择优录取,这也是为国家储备有用之才,这项选贤制度,也为后期咱们的科举制度埋下伏笔,由此可见武帝政策决议影响之远
5,重用桑弘羊,改革税制,与国通商。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均出自桑弘羊之手笔。
大家如感兴趣,可以私信给我,单独介绍每项政策对国家的益处,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向西域各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域传入黄瓜 胡豆 胡麻 石榴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麻等。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历史意义重大
桑弘羊像
6,重视外交,睦邻周边——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张骞归来
综上就是汉武大帝刘彻施政时期一系列安邦定国的对内政策措施,也为后面的尊王攘夷,平定四方做下重重的基础,现在看来汉武大帝真的不亏为一代雄主,方方面面很是扎实,下期,我们重点讲述,武帝的对外决策。
欢迎点击+关注
本历史人物简述为持续更新节目,欢迎留言评论,也欢迎您留下您想知道的历史人物,后期我们将逐一解析,兰陵笑笑生乡村农娃在此有礼了,谢谢大家的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