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四位杰出的草根名妓,她们以其非凡的美貌和卓越的才艺而闻名于世。她们分别是:王昭君、杨贵妃、西施和貂蝉。这些妓女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艺术的代表。她们的故事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悲剧,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妓女的世界,感受她们身上所展现的独特魅力与传奇人生。
1、小凤仙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凤,偏房所生,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原籍浙江钱塘。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这个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职了。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

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至连她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能说清楚,但她却曾是名动公卿的名妓。她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段爱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人。1914年,蔡锷是云南督军,手握兵权,镇守边疆,权倾一时。袁世凯为称帝拉拢蔡锷,请蔡锷进京,封为“始威将军”,做他复辟的左膀右臂。当袁世凯看出蔡锷并不对他忠心耿耿,而是反对他当皇帝时,便把蔡锷软禁起来,不准他离京,怕他跑回云南起兵造反。蔡锷住在西城的棉花胡同,百般无聊之时,常常化装成商人模样,串八大胡同,找妓女寻欢作乐。
那时候,小凤仙住在八大胡同陕西巷里的云吉班。蔡锷心内烦闷,随便出来走走,并不是成心嫖妓,又因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样子,并不像是特别有钱的大少爷,妓院老鸨就把他带到小凤仙这里。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是一般寻常的狎客,真诚以待。
袁世凯登基前,为防止蔡锷叛变,派军警到棉花胡同的蔡宅搜查,蔡锷意识到北洋政府还是容不下他,他到天津去了一趟,袁世凯的密探对他层层监视,他苦思脱身之计,最后想到了小凤仙。蔡锷对小凤仙说:“决计不顾生死,非要逃脱羁系不可。”小凤仙决定与蔡锷生死同行。蔡锷说:“同行多有不便,将来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凤仙当夜为蔡锷饯行,为他歌唱、为他流泪,仔细叮咛。
蔡锷称和小凤仙游玩并趁机逃离北京,回到云南,通电讨袁。次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前往祭奠。蔡锷的离世带给小凤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那以后,小凤仙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1952年,小凤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1954年去世。
2、杜十娘
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足见真情。
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为赎身,早有准备。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反悔余地。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她名垂千古,并不是因为那傲人的美丽姿态,而是因为她那铮铮的傲骨,和永不屈服的倔强!
3、玉堂春
《玉堂春》不仅是京剧旦角的开蒙戏,还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 此剧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作者不详,故事见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于舞台剧,明代已编成《完贞记》《玉镯记》传奇(《远山堂曲经》),到清代,《玉堂春》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即演出于昆曲舞台,剧本已失传。
在她五岁那年,被乐户苏淮与妻子一秤金把她从山西买来。经过十年的调教,把她培养成能歌善舞、文采非凡的女子,艳帜一树,苏三就成了京城名妓。因她不论走到哪儿,都使房屋蓬蔽生辉,因此一位客人送给她一个艺名——玉堂春。
玉堂春因是花魁之列,从不轻易接待客人,一般能见到她的都是腰缠万贯的名门望族。而且玉堂春待客以清雅弹唱为主,不轻易待寝。当时明武宗刚刚即位,太监刘瑾专权。贤臣王琼得罪了刘瑾,被迫迁出京城,只留下儿子景隆收讨历年的贷银,再回老家永城。十八岁的王景隆非常能干,很快收回全部本息,打点一切过两天就要回家了。出发前的两天,他在街上闲逛。不由自主来到苏三所在的葫芦巷,他在人指点下迈进了一秤金家。一秤金虽然看出他确实是个大家公子,但苏三也不能轻易地见他,于是推说苏三正忙。王景隆掏出一锭金子,她立刻眉开眼笑地把苏三领了出来。
王景隆细细地端详这位京城名妓,真不敢相信天下还有如此貌美之人,一秤金殷勤地置下酒菜,酒过三巡,王景隆就留宿房中。一夜风流,夜夜如此,王景隆干脆搬到妓院居住,早把回乡的事抛到脑后。还不到一年时间,王景隆的三万纹银花得一文不剩。一秤金就把他赶了出来。王景隆身无分文,沦为乞丐,白天沿街乞讨,晚上在关王庙栖身,非常凄惨。
苏三自他走后,拒不接客,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他,见他凄楚的模样不禁泪流满面。回去以后,苏三将首饰细软托人交给王景隆,让他先回老家后,再作打算。一秤金发现苏三的首饰不翼而飞,一气之下将她打了一顿卖给洪洞富商沈洪为妾。沈洪的正配皮氏与人通奸,怕被苏三发现,就想用下了砒霜的面汤毒死她,不料面汤被沈洪误喝,沈洪流血而死。皮氏诬陷苏三谋杀其夫,告上公堂,苏三屈打成招,被关入死牢。
而王景隆回乡以后,埋头苦读,第二年参加会试,一举登科,官任山西八府巡按。他派人到葫芦巷寻找苏三,却已人去楼空。王景隆来山西巡察时,在秋后问斩的名册中竟然看到“苏三”二字,真是大惊失色,立即提审苏三杀夫一案。苏三一见有昔日的心上人作主,立刻把冤屈尽吐一遍。王景隆自然作主洗清冤案,惩罚了皮氏。
后来,王景隆在京城置下房屋,娶苏三为妻。
4、红拂女
红拂女,出自唐人小说《三十三剑侠传》中的《虬髯客传》 ,本姓张,江南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相传为隋唐时的女侠,“风尘三侠”之一。
父亲为陈朝大将陈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母亲是江南吴兴大户沈家的女儿,被隋文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因带一女,在杨素府充当乳娘。红拂女从小在杨素府长大后,成为杨素的侍妓,常执红拂立于杨素身旁,因而被称为“红拂女”(也有人记述,她是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歌妓)。
说到红拂女,迫不及待讲的便是李靖与红拂女的故事。说起这两个人的第一次相逢相遇应当说成一见倾心。李靖与红拂女认识之时,李天王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平凡人。李天王来拜访杨素(杨素那时候当政),期待能获得杨素的器重,杨素年逾古稀并且每一天来拜访的奇能异士不计其数,因此杨素并没有对这一懵懂少年太在乎。可是却被红拂女一眼看中,由于红拂女每日都需要跟随杨素见形形色色的人,她一眼就感觉李天王并不是甘居人后的人。所以连夜赶到他的住所告知了愿永生相随的意愿。李靖见佳人相伴也是欣喜,于是二人乔装出了长安,云游四海。
途中偶遇一个虬髯客,他们结伴相游,逍遥自在。
之后三人都回到了长安,原来虬髯客本是富人,他将家产尽数都给了李靖夫妇自己远走他方去了。李靖在其家中发现了数部兵书,于是悉心钻研,收获颇丰。不久李世民父子起兵,李靖投入他们帐下屡立战功,封为卫国公,而其夫人红拂女也就成了一品夫人。夫妻二人感情笃厚,生活幸福,并生下二子。
红拂墓位于醴陵渌水西岸的西山上。墓坐西朝东,为三合土筑成,基部为八方形,边长1.2m,高0.38m,墓冢拱起呈半球形,顶部正中又筑起约0.17m高的四方碑座,其上矗立起一块高约2m的汉白玉石碑,碑顶为花岗岩质的四角飞檐,葫芦状,墓碑正面刻“红拂之墓”,左右刻有对联“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