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有四位享有盛名的名妓,她们以深情和才艺征服了众多贵族和世人。我们都熟知的前两位分别是王昭君和杨玉环,她们的故事被传诵至今。然而,在这个辉煌的名单中,还有一位第三位名妓,她的名字鲜为人知。她的故事与才华同样令人着迷,但似乎因为种种原因,她的影响力未能如前两位妓女那样广泛流传。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探究第三位名妓的传奇人生吧。
说起妓女这个词,大家心里的感觉一般都是嫌弃厌恶轻薄的,很少有人对这个词能够有好感。因为确实很多人都是因为看重钱财卖身,去选择这个行业。
在古代,大部分妓女是不但卖身还卖艺,那么古代有哪些至今还被人熟知的知名艺伎呢?
下面咱们就来盘点一下古代的四大名妓——
柳如是
本姓杨,初名云,艺名影怜,又名爱。后改姓柳,名隐雯,字如是。后又改名为隐,号河东君,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
她天生丽质,书画双绝、美艳绝伦,无数风流才子以一睹红颜为幸,然而她气格孤傲,心怀天下,多情重义,非一般青楼女子可比。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
柳如是虽为妓女,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涯。
柳如是爱恋过江南正义人士宋徵舆、陈子龙,但是,情场履受挫折,极不如意。后嫁予东林领袖钱谦益,是常熟著名才子。
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
这场事变,折腾出钱谦益几分血性来,积极参与到反清复明斗争中去,但到最后家中资产几乎用尽。
钱谦益
钱谦益85岁因贫病交加死于家中,那时柳如是不足五十岁,钱谦益的丧事由她一手操办。但钱谦益尸骨未寒,族人就眼红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负柳如是是个女流,就结伙聚众闹起事来。
原配陈氏等失宠多年,早对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门叫骂不绝,千两银子散光了,众人还是喧集如故。
柳如是气得发抖,在安排好钱谦益的后事和惩办闹事一班人的计策后,悬梁自尽。
这一年,柳如是49岁。一代名妓,玉殒香消。
苏小小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
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
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
苏小小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别后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后来遇到书生鲍仁,苏小小同情他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资助他上京赴试。
后苏小小受人陷害入狱,身染重病,临终前,姬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
应试登第的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就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
虽然苏小小结交都不是什么改变历史的大英雄、或者皇亲国戚。但她却是史书上记载的第一名妓女。加上其初恋情人是历史有名的放荡文人阮郁,所以她的名妓资格当之无愧。
李师师李师师是开封人,本姓王,父母双亡,被一李姓歌妓收养,改姓李,人称李师师。
长大后不但亭亭玉立,艳若桃李,且歌喉婉转,在诸教坊中独领风骚。
崇宁、大观间,正值豆蔻年华的李师师已名噪当时的都城开封。
宋徽宗本是猎艳好手,李师师很快便成了他的猎物,于是金屋藏娇,香温玉软,二人极尽缱绻。尽管后宫佳丽三千,粉黛如云,但宋徽宗视之皆如粪土。
《大宋宣和遗事》说李师师曾被册封为李明妃、瀛国夫人,可惜乐极生悲,好景不长,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人牧马南寇,四郊多垒,边圉孔棘,李师师慷慨解囊,将宋徽宗前后所赐金钱悉数捐入官府,以助军饷,并弃家为女道士。
宋徽宗
金兵破汴(即开封),主帅挞懒知师师花容月貌,便指名索要,欲献给金太宗。师师"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
一代名媛就此香销玉殒。被囚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的宋徽宗得知消息,不禁涕泣不已。
陈圆圆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
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她艳压江南的"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的昆腔名角。
她的声悠悠荡漾着醉人的魔力,所闻者无不叹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她的美是那样的恬静、秀淡,浑身上下,抖落着与青春的气息。
陈圆圆初入南曲便被名士争相攀求一时名气盖过温婉可人的董小宛,如皋公子冒辟疆访之,许以来年婚姻。不料中途国舅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闻得圆圆芳名掠夺而去。
那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
陈圆圆又回到田府,后被吴三桂纳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
据说陈圆圆跟吴三桂到了云南,后出家为尼,又一说自缢而死。
吴三桂
陈圆圆,虽远不如梁红玉英姿飒爽,但她以她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倾倒了刘宗敏,倾倒了大顺王朝,也倾倒了许多年后的无数的男人。
即便李自成不敌悍满,但吴三桂若不投降多尔衮,满人最少要晚入关几十年。
所以说,陈圆圆以她个人魅力的影响着别人而改变了历史。
在随后的日子里,身负国贼之名的吴三桂以陈圆圆作为精神支柱,自山西,渡黄河、入潼关、克西安、平李闯、定云南、驱永历,可谓风尘仆仆,东征西伐,为清廷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