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佞臣列传中的两位将军身影 太史公评价:两人形象在佞臣列传中大打折扣

《卫青、霍去病:佞臣列传中的两位将军身影》是太史公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佳作。然而,与其他佞臣相比,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将军的形象却大打折扣。太史公对他们的评价固然客观,但也无法掩盖他对两位将军的佩服之情。他们的战功和崇高的品德使得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文将从《佞臣列传》中探寻卫青和霍去病的形象,进一步分析他们的战绩和人格魅力。

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将近3000年的封建王朝时期,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曾涌现出无数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书写着丰功伟绩,特别是那些征战沙场的将军们,在唐代唐德宗时期,曾追封古代六十四名将,其中卫青、霍去病因为独一无二的功绩位列其中。卫青、霍去病:佞臣列传中的两位将军身影 

太史公评价:两人形象在佞臣列传中大打折扣

其实对于卫青、霍去病,我们基本上不陌生,卫青与霍去病关系为舅甥,两人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卫青首战是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这一战实际上并不算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胜仗,当时卫青也并非主帅,只是四路兵马之中的一路,但这一战中,除了卫青率领的一支人马取得了绝对胜利,其他几路都失败了,因此汉武帝下旨册封卫青为关内侯。

此后卫青逐渐名声鹊起,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面,多次北伐,几乎每战必胜,而匈奴也在这一次大规模战役之中损失惨重,被迫向西北迁徙,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再度积累起来南下的资本,但这也都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当然在20多年征战生涯之中,卫青最得意的除了击溃匈奴,还有就是培养了霍去病这样一员大将。

霍去病出生于公元前140年,实际上由于本身是私生子,一开始并不受到重视,比较幸运的是,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卫子夫的姐姐,而卫子夫和卫青又是姐弟关系,因此霍去病成为了外戚之中重要的成员,并有幸跟随了舅舅卫青南征北战。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作为校尉第一次踏上战场,首战便率领800人直扑漠北,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实际上霍去病这一战术相当冒险,但也可以说正中下环,当时匈奴对汉朝大军的战术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因为匈奴是马背上的天下,但霍去病率领较少的人数,长途跋涉,等于说没给匈奴逃窜的机会,加上匈奴本身不明所以,因此这一战大获成功。

霍去病因此被封为冠军侯,食封一千六百户,也因为这份大功,霍去病在两年后,就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这在汉朝绝对是属于高级将官,并拥有了单独率领大军征讨匈奴的身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当时卫青、霍去病同时被加封为大司马,而且为了嘉奖霍去病,将原本低一级的骠骑将军提升到同大将军一个等级,几乎是和舅舅卫青平级。

不过就是这两个声名显赫的人,司马迁却将两人都列入到了佞臣列传,而在这个传记里面,司马迁还塞入了韩通、乐师李延年等等,为啥贬低卫青、霍去病?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句话,“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也就是说他们和皇帝本身就是亲戚,因此卫青、霍去病能够以少年身份屡立战功,备受荣宠,而霍去病那一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也被司马迁认为是一种“媚上”的行为。

« 上一篇
下一篇 »